全部
  • 全部
  • 产品管理
  • 新闻资讯
  • 介绍内容
  • 企业网点
  • 常见问题
  • 企业视频
  • 企业图册

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优秀干部、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万年水泥厂周绍良同志先进事迹

2011-07-01

周绍良同志,现任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万年水泥厂副厂长。待人随和、生活朴实的他,凭着自己的勤奋务实和强烈的事业心,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开拓创新,为“万年青”的发展壮大默默地奉献。20多年来,他从一名普通职工到技术骨干,到车间副主任、主任、厂长助理,到现在的副厂长,每一个足迹都洒满了他辛勤的汗水,他也连续3年被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授予“优秀干部”荣誉称号。

改革路上开拓创新

2005年,时任玉山水泥厂厂长助理兼技术部部长的周绍良,在“三项制度”改革中,他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经常夜不能寐,因为这次管理体制变革是“江西水泥”历史上首次真正涉及职工根本利益的改革,难度很大,阻力更大。为积极配合厂部顺利完成“三项制度”改革,他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一方面深入生产一线同职工群众座谈,通过沟通、调研,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他积极组织设备检修,强化设备管理,努力提高设备运转率。经过一年来的努力,2006年,在宏观环境没有大改变的情况下,玉山水泥厂实现利润1600多万元,与2005年同期亏损4800多万元相比,增加利润6400多万元,成为万年青公司改革的一面旗帜。

2007年是万年青公司深化改革,积极推进“二次创业”的关键一年,作为玉山公司主管生产、技术的领导,周绍良深感压力巨大,可他在困难面前并没退缩,而是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推行对标管理,不断推进基础管理精细化。首先,他提出基础管理精细化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成立劳动纪律检查小组,狠抓劳动纪律;同时,重新组织制定《生产控制程序》、《设备管理制度》及生产岗位《作业指导书》等程序文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到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操作要领,使岗位人员明确工作时间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配套实行“日考日清”管理制度,对每人每天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当天评分,并与奖罚激励挂钩,这样一来,不但使每位职工知道当天各自的工作情况,而且充分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技术革新的带头人

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他积极营造技术创新、技术创效的氛围。从玉山公司到万年厂,他在实战中大胆摸索,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活动,在预热器局部设备的技术改造、混合材掺加、水泥生产添加剂掺加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企业的降低成本、节约能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预热器结皮一直是制约系统正常生产的瓶颈,不仅影响生产质量,增加能耗,还危及到设备的安全运行。2007年,任职玉山公司的他组织相关人员从操作本身和系统结构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与虎山集团两条生产线的对比分析,制订改造方案,分别实施了缩口改造、进炉喷煤管上移和在煤磨热风管路上加装旋风筒,减少熟料颗粒对煤粉细度及喂煤转子称的影响。改造后的预热器结皮现象明显好转,且清堵方便,系统通风良好,成功攻克了一直制约公司生产的难关。

由于天然石膏价格高,而且运输条件有所限制,周绍良同志亲自带领大家寻求廉价的天然石膏替代品,当了解到同行业采用脱硫石膏,其价格低廉(只有天然石膏的一半,天然石膏168元/吨,脱硫石膏80元/吨),每吨水泥替代掺加按5%计算,可降低成本1.32元,全年可节约230余万元,同时还可减轻环境污染时,他立刻通知相关部门召开会议,成立攻关小组,确定责任人,并于2007年底对脱硫石膏进行化学物理试验和大磨应用试验,试验获得成功后,及时运用到水泥生产实践中。他同时抓好水泥生产添加剂掺加工作,既提高了水泥磨的台时产量和水泥强度,又节约了生产成本。2007年,平均熟料标号为59.2MPa,混合材平均掺量为21.8%,其中42.5级掺量为15%、32.5级掺量为32%;1#窑、2#窑平均台产为118吨/小时以上,分别与2006年的台产110吨/小时、104吨/小时同比增长了7%和14%。2008年,他通过对水泥配料系统增设改进型的临时下料装置、派人蹲守、在各个下料溜子装设振动泵的方法,使工业副石膏的使用量稳定地达石膏掺加量的92%以上。2008年 1-11月共掺入工业副石膏2.86万吨,为企业节约成本500多万元。在他的严格管理下,玉山公司严抓台产和运转率工作不放松,2008年1#、2#回转窑平均台产120吨/小时以上,电耗全年平均58度/小时,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迎难而上,实干巧干出佳绩

2008年11月底,周绍良同志因工作需要调任万年水泥厂副厂长。随着万年水泥厂5#窑、7#水泥磨的相继投产,产能急剧增加,面对严峻的生产形势,他及时组织成立了攻关小组,不分昼夜,经常深入生产一线。他迎难而上,苦干、实干加巧干,在他的日程表上,从来没有休息日。在他的精心组织带领下,万年水泥厂5#窑生料质量不稳定、设备运转率低,自动化故障率高等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生产逐渐趋于正常。2009年9月份,5#窑单月运转率创下100%的好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随着5#窑的生产日趋正常,为了解决石灰石的开采和运输难题,保证万年厂的正常生产,周绍良同志集思广益,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一方面采用外购石灰石办法来补充矿山生产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及时引进了民采队伍和设备,协助矿山开采。随着各项措施的逐一落实,使石灰石的月开采量逐月上升,12月份石灰石运输量高达30万吨,矿山开采量和铁路运输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为了把好质量关,他不断强化员工降成本、讲效益的意识,从源头上抓起,以原煤等重要原燃材料为切入点,认真分析超差原因和管理上的漏洞,并针对原因和漏洞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亲自对进厂原煤进行现场目测后取样,改变过去取样的方法,采取车上取样、卸车后取样或卸去一半取样的不定方法取样,基本杜绝少数供应商作弊,使进厂煤与入窑煤热值差控制在小于200大卡以内。

为了抓好万年水泥厂的对标管理工作,他狠抓各个环节,层层算细账、算小账,结合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全厂积极推行变频节能技术,成功地对熟料一车间3#窑25D风机、2#生料磨排风机、高温风机,5#窑窑头排风机、高温风机和熟料二车间高温风机的电机等设备实施高压变频节能改造,其中,高温风机改为变频调节,拆除液力耦合器在全公司成为首例,每年可节约电费440多万元;在混合材选用方面他始终主张选用性能好价格廉的混合材,2009年,增加了粉煤灰的使用量,全年共使用粉煤灰9万多吨。在保证有利于窑的煅烧的前提下,2009年7—12月共使用贫瘦煤11000吨,节约煤耗成本80余万元;在备品配件的管理方面,他更是根据每台设备的工况合理选用配件,决不浪费,并且决不随意放弃任何更换下来的设备,而是坚持“能修则修,修好再用”的原则。一年来,共修复3#窑入库提升机减速机13台,为万年水泥厂节约了一大批配件费用。

同心同德共建和谐团队

他不仅注重业务方面的提高,而且更加重视党的基础理论学习,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他精读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同时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产、管理和粉尘治理等方面工作,真正做到了“基础理论学习和生产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并通过学习不断增强自身道德修养,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做到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廉洁自律。

作为一名管理者和生产组织者,周绍良同志非常尊重每一位员工,把员工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来看待,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致的关怀,工作上循循善诱,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他事必躬亲,以身作则,在生产一线与员工们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信任,使干群间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

在“万年青”发展壮大的征途中,周绍良同志勤奋、敬业、拼搏、奉献,把事业放在第一位,为了工作从不计较时间,不讲条件,用自己的行动为大家作出了表率,如今,他更是在企业发展开拓创新的道路上一路前行,用热切的激情描绘出美好的蓝图,用坚强的双手谱写出奋斗的凯歌。